那什么是货币狙击战呢?
以大量的资金为工具在国际外汇交易市场上有预谋的打压和抬升某货币品种的汇率,再配合以其它活动在汇率的大幅波动中牟取收益的行为。
例子:
在欧洲,英国的英镑危机和意大利里拉危机。90年代初为配合欧共体内部的联系汇率,英镑汇率被人为 索罗斯固定在一个较高水平,引发国际货币投机者的攻击,量子基金率先发难,在市场上大规模抛售英镑而买入德国马克。
英格兰银行虽下大力抛出德国马克购入英镑并配合以提高利率的措施,仍不敌量子基金的攻击而退守,英镑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汇率体系而自由浮动,短短1个月内英镑汇率下挫20%,而量子基金在此英镑危机中获取了数亿美元的暴利。在这之前,意大利里拉亦遭受同样命运,量子基金同样扮演主角。
在美洲,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年,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对墨西哥比索发起攻击。墨西哥在1994年之前的经济良性增长,是建立在过分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的基础之上的。为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比索汇率被高估并与美元挂钩浮动。由量子基金发起的对比索的攻击,使墨西哥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告罄,不得不放弃与美元的挂钩,实行自由浮动,从而造成墨西哥比索和国内股市的崩溃,而量子基金在此次危机中则收入不菲。
在亚洲,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与1994年的墨西哥一样,许多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偏高并大多维持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或联系汇率,这给国际投机资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猎机会。
量子基金扮演了狙击者的角色,从大量卖空泰铢开始,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迫使除了港币之外的所有东南亚主要货币在短期内急剧贬值。
东南亚各国货币体系和股市的崩溃以及由此引发的大批外资撒进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给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