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1725万!这张人民币币王,找到1张就发了
在我国纸币收藏领域,虽然品种繁多、价值层级不一,但始终有三张纸币被视为“币王”级的存在,它们不仅象征着人民币发行史上的极致稀有,更代表着整个收藏体系中的巅峰价位。这三张纸币分别是:第一套人民币中的“1951年1万元牧马图”、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大黑拾”10元纸币,以及第三套人民币中的“1962年背绿水印1角”纸币。三者各自背负着不同历史背景与发行故事,但共同的特点只有一个——极度稀缺,价值惊人。
一、牧马图:第一套人民币的“王中之王”,天价1725万元的传奇
“牧马图”,全称为1951年版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纸币(牧马图案),是我国第一套人民币中最具代表性、最具神秘色彩的币种之一。该纸币正面图案为草原牧马,背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字样。
这张纸币极为稀有,原因在于:
发行时期特殊:属于抗美援朝前后,为稳定经济临时加印;
纸张质量一般,易损耗;
大部分在货币改革中被回收销毁,流存极少。
据市场拍卖记录,一张品相完好的“牧马图”纸币,在2021年北京拍卖会上以1725万元成交,刷新我国纸币单枚拍卖纪录,成为迄今为止成交价最高的人民币纸币。这张纸币也因此被誉为“币中之王”,是人民币收藏界的“皇冠明珠”。
展开全文
二、大黑拾:二版币经典代表,567.5万元的价值坐标
“大黑拾”,全称为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10元纸币,正面图案为工农联盟图像,颜色以深黑为主,背面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因整体色调偏黑,被藏家称为“大黑拾”。
“大黑拾”的稀缺之处在于:
发行时间短,仅在1953年至1957年流通;
票幅较大,易折损,导致品相良好的存世极少;
当年流通量不高,主要在边疆地区使用,回收率高。
目前,全新品的大黑拾单张市场价已超百万元,评级为PMG 66EPQ的高分币,在2022年秋季拍卖会上拍出567.5万元的成交纪录。大黑拾不仅是二版币中的代表性币种,更是公认的“高端收藏三宝”之一。
三、背绿水印1角:三版币中的“暗王”,最高拍出178万元
“背绿水印1角”,是1962年第三套人民币中早期发行的1角纸币版本,背面颜色为绿色,并带有“古币水印”。这个版本因与后续发行的“背棕”纸币颜色极为相似,当时被大量回收销毁。
导致它稀有的主要原因包括:
仅在1966年前后短暂发行几个月;
与“背棕”混用,被视为设计失误而提早退出;
回收力度大,留存在民间的极少。
目前,普通“背绿”无水印纸币的市场价已达数千元,而带“古币水印”的背绿水印1角,市价则按万计,评级高分、无折的极少数品相,曾在拍卖中拍出178万元的成交价,位列三版币价格之最。
四、币王三杰的价值逻辑:稀缺性+历史性+完整性
为何这三张纸币能被冠以“币王”之名?除了成交价惊人,更关键的是,它们共同拥有以下三个价值维度:
极致稀缺性:发行少、回收多、存世低,构成市场“供需悬殊”的结构性稀缺;
强烈历史背景:均诞生于新中国初期重要历史节点,具有高度的纪念与象征意义;
完整品相稀有:大票幅纸币历经多年流转,完好保存极其困难,高评级品几乎是“币中孤品”。
这三重价值叠加,决定了它们不仅是收藏品,更是文化资产与投资标的,随着人民币收藏市场的不断成熟,其价值还有持续升温的空间。
从“牧马图”的1725万元,到“大黑拾”的567.5万元,再到“背绿水印1角”的178万元,这三张“币王纸币”不仅刷新了人们对人民币收藏价值的认知,更见证了新中国货币发展与历史演进的宏大轨迹。
对于每一位纸币爱好者来说,真正的财富,或许并不在银行账户中,而是在你曾经视若平常的那张旧纸币里。请认真翻看你手中的每一张人民币,因为,也许下一张拍出天价的“币王”,就在你不经意的指尖。
评论